职位类别:国内贸易
月薪范围:10000-20000元
工作经验:5-10年
工作性质:全职
学历要求:本科
招聘人数:1人
刷新日期:2025-04-17
工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岗位职责:
1. 负责国外并购项目、国外锂盐总包工程项目助理;
2. 氢氧化锂、碳酸锂等锂盐产品、三元正极材料、锂基合金、EPC项目销售
招聘要求:
1. 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TEM八级以上、口语A级以上;英语专业硕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国家留学经历人员(商务、金融等相关专业)优先;
2. 从事锂化工产品、新能源三元正极材料、有色金属产品国际贸易经验5年以上;
3. 沟通能力强、品德端正,遵纪守法;
4. 可适应不定时出差及24小时待机工作状态
1. 负责国外并购项目、国外锂盐总包工程项目助理;
2. 氢氧化锂、碳酸锂等锂盐产品、三元正极材料、锂基合金、EPC项目销售
招聘要求:
1. 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TEM八级以上、口语A级以上;英语专业硕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国家留学经历人员(商务、金融等相关专业)优先;
2. 从事锂化工产品、新能源三元正极材料、有色金属产品国际贸易经验5年以上;
3. 沟通能力强、品德端正,遵纪守法;
4. 可适应不定时出差及24小时待机工作状态
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公司创始团队基于二十余年在锂、镍、钴行业的技术积淀,致力于锂基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近三年来,公司研发方面总投入近2亿元,建立了锂基先进材料工程与科学研发中心及新能源新材料中试实验线、检测分析中心等,取得技术成果转让收入2亿多元,投资收入10亿元,取得专利授权24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眉山市锂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眉山市企业技术中心”等,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科创会“十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2年被评为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
公司研发团队来源于企业自身及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在锂基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化工作实践中,凝聚了一支集先进材料研究、工艺设计、电气、设备、自动化、工程服务、人才培养等多学科融合的团队190人,其中:首席科学家1人、教授5人、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15人、本科62人。
公司建有2个研发机构,设立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业务采用ERP/U8信息系统,取得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开展锂基材料的基础研究、中试验证、工程开发、成果转化等业务,主要对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的产品属于:新能源储能电池的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以及锂镁、铝锂超轻合金材料,材料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铁、大飞机、军工等行业,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其中公司研发的2195/2197等牌号铝锂合金,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公司自主开发的真空热原法及气态共冷凝法生产镁锂、金属锂技术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科创会“十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2年被评为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
公司将继续推进产业创新,提升锂电产业发展水平,深化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专业管理经验,加强锂电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创平台,打造锂电创新中心、锂电产品质检中心,为锂电产业强链补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服务,推进锂电产业新质生产力。
公司研发团队来源于企业自身及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在锂基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化工作实践中,凝聚了一支集先进材料研究、工艺设计、电气、设备、自动化、工程服务、人才培养等多学科融合的团队190人,其中:首席科学家1人、教授5人、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15人、本科62人。
公司建有2个研发机构,设立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业务采用ERP/U8信息系统,取得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开展锂基材料的基础研究、中试验证、工程开发、成果转化等业务,主要对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的产品属于:新能源储能电池的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以及锂镁、铝锂超轻合金材料,材料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铁、大飞机、军工等行业,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其中公司研发的2195/2197等牌号铝锂合金,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公司自主开发的真空热原法及气态共冷凝法生产镁锂、金属锂技术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科创会“十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2年被评为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
公司将继续推进产业创新,提升锂电产业发展水平,深化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专业管理经验,加强锂电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创平台,打造锂电创新中心、锂电产品质检中心,为锂电产业强链补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服务,推进锂电产业新质生产力。